(1) IE 瀏覽器內核:Trident 內核,也是俗稱的 IE 內核;
(2) Chrome 瀏覽器內核:統稱為 Chromium 內核或 Chrome 內核,以前是 Webkit 內核,現在是 Blink內核;
(3) Firefox 瀏覽器內核:Gecko 內核,俗稱 Firefox 內核;
(4) Safari 瀏覽器內核:Webkit 內核;
(5) Opera 瀏覽器內核:最初是自己的 Presto 內核,后來加入谷歌大軍,從 Webkit 又到了 Blink 內核;
(6) 360瀏覽器、獵豹瀏覽器內核:IE + Chrome 雙內核;
(7) 搜狗、遨游、QQ 瀏覽器內核:Trident(兼容模式)+ Webkit(高速模式);
(8) 百度瀏覽器、世界之窗內核:IE 內核;
(9) 2345瀏覽器內核:好像以前是 IE 內核,現在也是 IE + Chrome 雙內核了;
(10)UC 瀏覽器內核:這個眾口不一,UC 說是他們自己研發的 U3 內核,但好像還是基于 Webkit 和 Trident ,還有說是基于火狐內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