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Python中,`len()`函數是一個內置函數,用于獲取對象的長度或元素個數。它可以用于字符串、列表、元組、字典等各種可迭代對象。
當應用于字符串時,`len()`函數返回字符串中的字符數。一個Unicode字符通常占據一個字符位置,但對于某些特殊字符(如Unicode組合字符序列),可能需要多個Unicode字符來表示一個字符。
以下是一些使用`len()`函數的示例:
示例1:獲取字符串的字符數。
string = "Hello, World!"
length = len(string)
print(length) # 輸出: 13
示例2:獲取列表的元素個數。
my_list = [1, 2, 3, 4, 5]
length = len(my_list)
print(length) # 輸出: 5
示例3:獲取字典的鍵的個數。
my_dict = {"a": 1, "b": 2, "c": 3}
length = len(my_dict)
print(length) # 輸出: 3
對于字符串,`len()`函數返回字符數,而不是字節數。如果需要獲取字符串的字節數,可以使用`sys.getsizeof()`函數,它返回對象占用的內存字節數。需要注意的是,`sys.getsizeof()`返回的是對象的總字節數,包括對象本身占用的空間和對象引用的其他對象所占用的空間。
import sys
string = "Hello, World!"
byte_size = sys.getsizeof(string)
print(byte_size) # 輸出: 字符串對象占用的字節數
需要注意的是,`len()`函數返回的是整數,表示對象的長度或元素個數。但對于一些特殊對象,可能無法直接計算其長度,會引發`TypeError`異常。因此,在使用`len()`函數時,要確保對象是可迭代的,并且不會引發異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