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ython使用對象模型來存儲數據,也就是說構造任何類型的值都是一個對象。所有的python對象都擁有三個特性:身份id,類型和值。
身份id:唯一的身份標識,可以使用內建函數id()來得到,這個值可以被認為是該對象的內存地址。
類型:對象的類型決定了該對象可以保存什么類型的值,可以進行什么樣的操作,以及遵循什么樣的規則,可以用內建函數type()查看python對象的類型,也可以用isinstance(),在python中類型也是對象。
值:對象表示的數據項。布爾邏輯運算符包括and、or、not,對象值的比較除了一些常見的運算符(<><=>===!=)之外,還可以使用cmp()內建函數,如果是用戶自定義對象,cmp()對調用該類的特殊方法__cmp__()。對于字符串來說,內建函數str(obj)返回對象適合可讀性好的字符串表示,而另一個內建函數repr(obj)返回一個對象的字符串表示,通常情況下obj==eval(repr(obj))這個等式是成立的。可以這么說,repr()的輸出對python比較友好,str()的輸出對人比較友好。方法是在類中定義的函數。
以上內容為大家介紹了python中類對象和方法的區別是什么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,如果想要了解更多Python相關知識,請關注IT培訓機構:千鋒教育。